> 文章列表 >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和译文

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和译文

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和译文

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和译文如下:

原文

范仲淹二岁而孤,母贫无依,再适常山朱氏。既长,知其世家,感泣辞母,去之南都入学舍。昼夜苦学,五年未尝解衣就寝。或夜昏怠,辄以水沃面;食不给,啖粥而读。既仕,每慷慨论天下事,奋不顾身。乃至被谗受贬,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。仲淹刻苦自励,食不重肉,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。常自诵曰:“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也。”

译文

范仲淹两岁时失去了父亲,家境贫寒,母亲改嫁到常山的朱家。长大后,了解到自己的身世,含泪告别母亲,前往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。他昼夜勤奋学习,五年里几乎未曾脱下衣服睡觉。有时夜里感到困倦,就用冷水洗脸;食物不足时,便喝粥读书。

担任官职后,他常常激昂地讨论天下大事,不顾个人安危。因此遭到诽谤并被贬职,从参知政事降职为邓州太守。范仲淹刻苦自励,饮食简单,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够维持基本生活。他经常吟诵的名言是:“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,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。”

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,勤奋学习,致力于政治,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,希望改善百姓的生活。他的清廉正直和对国家民族兴旺发展的贡献,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人物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范仲淹在哪个朝代担任重要职务?

范仲淹有哪些著名的政治改革措施?

如何理解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的精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