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咸称天子神”的出处是哪里
引言:“咸称天子神”这句诗出自柳宗元的《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·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》。柳宗元,唐代的大文豪,不仅文采斐然,更是一位深谙政治哲学的智者。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唐代的壮丽画卷,也透露出对权力、对帝王与人民关系的深刻洞察。今天,我们就从这首诗出发,探讨一下君权神授的观念,以及它如何在历史长河中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。
相关问题与解答:
- 问题1:“咸称天子神”这句话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观念?
- 解答1: 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观念,即“君权神授”。这种观念认为皇帝的统治是得到神的支持和认可的,因此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。在柳宗元生活的时代,这种观念非常普遍,它不仅影响了皇帝的权威,也影响了人民的思想和行为。
- 问题2:柳宗元在这首诗中想要表达什么?
- 解答2: 柳宗元在这首诗中赞颂了唐太宗的武功和智慧。他用“咸称天子神”来表达人民对皇帝的敬畏和崇拜。通过对比“龙旂翻海浪”的雄壮和“臣靖执长缨”的智慧,他展现了一个理想的君主形象,不仅是武力的象征,也是智慧和仁慈的化身。
- 问题3:君权神授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哪些作用?
- 解答3: 君权神授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双重作用。一方面,它巩固了皇权的合法性,使得皇帝的统治被视为神的旨意,从而增强了皇权的稳定性;另一方面,它也限制了人民的反抗权,因为任何人挑战皇权都被视为对神的挑战。然而,这也可能导致皇权过度膨胀,影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。
思维拓展: 通过对柳宗元这首诗的解读,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与今天之间微妙的联系。当代社会,虽然“君权神授”的观念已不常见,但类似的权力崇拜和文化影响依然存在。这种影响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演化,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?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。
“咸称天子神”出自唐代柳宗元的《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·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》。
“咸称天子神”全诗
《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·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》
唐代 柳宗元
麹氏雄西北,别绝臣外区。
既恃远且险,纵傲不我虞。
烈烈王者师,熊螭以为徒。
龙旂翻海浪,馹骑驰坤隅。
贲育搏婴儿,一扫不复馀。
平沙际天极,但见黄云驱。
臣靖执长缨,智勇伏囚拘。
文皇南面坐,夷狄千群趋。
咸称天子神,往古不得俱。
献号天可汗,以覆我国都。
兵戎不交害,各保性与躯。
作者简介(柳宗元)
柳宗元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东(今山西运城)人,杰出诗人、哲学家、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记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经后人辑为三十卷,名为《柳河东集》。因为他是河东人,人称柳河东,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称柳柳州。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,并称“韩柳”。在中国文化史上,其诗、文成就均极为杰出,可谓一时难分轩轾。